五大举措,全面推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Jun 25, 2019 | 作者:
文化、旅游、体育事业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文化和旅游机构职能进行合并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市文旅、体业如何抢抓机遇补短板、顺势而为勇争先,我认为主要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来推进实施,奋力谱写武穴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新篇章。 这个目标就是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我们要创新思维方式,发挥政策效应,采取超常规措施,让各种要素充分释放,各种资源全面激活,力争把武穴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样板地,文旅体等融合发展示范地和全域旅游的目的地。 即服务民生和服务项目。 by田兴斌 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惠民服务品牌,以文塑魂,以文育民,让文化的甘霖润泽百姓心灵。 不断优化项目服务举措,要提高站位谋项目,千方百计引项目,齐心协力建项目,切实抓好发展载体,为我市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构建一个网络。 搭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体系网络,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站,在巩固提升现有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体育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馆舍设施。 实现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处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间图书阅览室、1个文化广场、1套群众体育活动器材设备和1套简易音响设备等文艺器材)。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我省先进水平。 制作一台大戏 制作一台大戏,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素材,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创新文曲戏、采茶调等地方剧种表现形式,制作一台高质量的能展现武穴文化形象、精神风貌的文艺节目。 建好三条线路 结合当前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精心建设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①湿地慢城休闲线,以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形成“广济时光景区——仙姑山旅游风景区——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官桥樱花大港”一日游线路,以及“仙人湖旅游度假区——砌石、杨二岭、龟山民宿体验区——荆竹大坝、龙门花海观赏区”二日游线路; ②西游文化探密线,以通天河、西来古寺、灵山为空间轴,形成“通天河景区——五峰山——藏秘洞——西来古寺——灵山”西游文化探密之旅; ③禅宗文化养生线,以健康的禅宗养生文化为理念,以北部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载体,形成“浴佛井——梅川水库水利风景区——横岗山——一尖山”禅宗文化养生线。 文化惠民工程体现“真实惠”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级图书馆、文化馆、镇处综合文化站等要达到二级标准。推进刊江、武穴、龙坪三个镇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余川、大法寺文化站改建工程,全面推进341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挂牌;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服务,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25套电视节目,为全市村(社区)每村每月免费放映1场数字电影,为每个镇处免费送戏等文艺演出不少于5场,为每村每年免费送戏等文艺演出不少于1场; 推进共公图书共享服务。大力推进图书总分馆建设,实现市、镇处、村(社区)公共图书流动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实现全市人均藏书量不少于0.7册,人均年新增图书量不少于60种,报刊不少于10种;持续推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A级景区免费开放服务,提升文化、旅游、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深度。 文化精品工程突出“大文化”。 围绕广济传统文化和武穴港形成的商埠文化,着力推进一批文化精品工程,修复郑公塔、郭家大屋、金德嘉故居、熊家大屋、横岗山真武殿等一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岳家拳传承地、章水泉竹艺文化创业园、文曲戏研究推广中心、武穴酥糖制作艺术展览馆等一批具有武穴地域特色文化工程; 开发大江文化产业园、广济文博园、河街旧巷、影视文化小镇、体育文化公园等文化创意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提升武穴文化品味精品工程。 非遗振兴工程紧扣“守根脉”。 深入挖掘武穴非物质文化,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切实把武穴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好。加大对岳家拳、章水泉竹艺、文曲戏、武穴酥糖制作技艺、禅宗祖师传说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培育非遗传承人; 加强对非遗文化研究和包装,制作非遗系列文字图片影视档案;加强对非遗文化宣传,让全社会重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非遗、弘扬非遗;大力发展非遗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兴盛。 旅游亮点工程抓牢“出精品”。 以“一轴一带三心四区”全域旅游总体布局,着力推进武山湖湿地慢城环湖绿道、横岗山游客服务区、广济时光景区提档升级、仙姑山旅游风景区延伸区、龙门花海拓展区、通天河、一尖山禅养别苑、希尔寨生态庄园、怡湖山庄等一批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 着力引进西游文化小镇、佛手山药小镇、油菜花海精品观赏等一批特色项目;着力完善一尖山禅修旅游路、横岗山饮水工程、全市旅游厕所标准化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着力推出全市全域旅游3D导览图、全市智慧旅游服务项目。到2020年,全域旅游局面已基本形成。 在筑牢产业底盘上用真功。 鼓励支持开发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新兴业态,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大文化、旅游、体育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壮大产业链,打造武穴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升级版”。 深耕非遗传承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产业,着力培植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鼓励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新业态发展。依托我市文化、旅游、体育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上规模、有特色、集聚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产业发展聚集区,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有竞争力的本土文化、旅游企业。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 在塑造文旅品牌上出真招。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围绕“千年广济、大美武穴”总形象,着力培育一系列文旅品牌。做强文旅现有品牌,继续挖掘非遗文化价值,鼓励指导文曲戏、章水泉竹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创作文艺活动,精心制作《乞丐县长》等一批反映武穴特色的文艺作品。继续完善图书馆(分馆)、文化馆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场馆。 继续开展景区创建、旅游名镇创建,完成横岗山旅游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余川镇创建省级旅游名镇等;做活文旅融合品牌,打造一批创新型文旅融合载体,以西游文化为主题,以景区为载体,建设好通天河、西来古寺、灵山等西游文化旅游区。开展一批亮点型文化旅游活动,精心策划举办佛手山药、油菜花海等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提升一批文化场馆旅游功能,推进武穴文化活动场馆向文化景区景点转变。 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倾真情。 善谋项目。立足武穴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加强文化旅游项目谋划,建立育项目储备库。 链动项目。发挥旅游产业链强的优势,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和文旅产业综合体招商。 助力项目。加大文化旅游项目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会展、体育赛事、数字文化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开展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指导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切实营造良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环境。 在加大产业融合上使真劲。 首先要在工作机制上进行融合,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科学归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职能,由一个部门担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管理,真正实现“一岗双责”; 其次要在规划实施上进行融合,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其中,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上,要统筹兼顾,同步实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 最后要在宣传推介上进行融合,文化亮点也是旅游亮点,要把文化宣传推介与旅游产品营销融合实施,在宣传好武穴文化形象同时,又推销了武穴文化旅游产品,真正让文旅产业“名利双收”。 在抓好行业管理上注真心。 严抓市场管理,加强对公共网吧、文化娱乐、旅行社、A级景区、体育健身等场所管理,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现象,维护良好市场发展秩序; 严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系统干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全面开展“守初心、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年轻干部,切实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 严抓行业服务品牌,大力开展“最美讲解员”“微笑服务”“最文明景区”等行业服务评比活动,树立行业典型,形成良好行业服务风尚。
(本文作者系武穴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 上一篇: 今天,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来我市授课
- 下一篇: 王建学局长来我市调研文旅工作